首页 果茶 普洱茶的山头什么意思,普洱茶老茶头好吗

普洱茶的山头什么意思,普洱茶老茶头好吗

果茶 2025-08-24 09:00:06 144 宁香茶叶网

大家好,关于普洱茶的山头什么意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普洱茶老茶头好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普洱茶的山头什么意思,普洱茶老茶头好吗

一、普洱茶入门10个知识

普洱茶是原产于滇南、滇西澜沧江流域,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云南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调(晒青)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云南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发水渥堆再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外观方面,生普10年以内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是深褐色;闻气味,生普有股清香,熟普有陈香味;看汤色,生普是明黄色,熟普是褐红色。

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

熟茶:萎凋-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干燥。

7、普洱茶如何分级,等级高低有什么区别?

普洱茶分为高、中、低档。高级散茶分为:宫廷、礼茶、特级,一级到五级是中等级,六到十级是低等级的散茶。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注:级别高只代表茶菁很嫩,和品质无多大关系。

8、什么是干仓、湿仓普洱,有何区别?

将普洱茶存放在相对湿度在80%以下的仓库里,让其缓慢自然陈化,称之为“干仓普洱茶”。湿仓普洱茶是将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仓库里,利用微生物的湿热作用,加速茶叶熟化。

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其次是环境要清洁卫生,无杂味、稳定的温度与湿度,不要见光。简单讲,就是干燥通风无异味。

10、普洱茶的茶区主要分布在哪?

临沧茶区、普洱茶区、西双版纳茶区。

普洱茶主要含有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单宁、咖啡碱、色素、单糖、蛋白质、有机酸、脂质、维生素等成份。

普洱茶有降脂减肥、美容养颜、醒酒、防辐射、抗衰老、护齿、明目,养胃护胃等功效。

二、云南普洱茶名山头介绍

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时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有冰糖香。

生态好、树龄长,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老班章的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韵较好。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香气比较厚稳,茶汁滑度高,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得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茶器、出汤时间等来控制。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持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香气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三、普洱茶六大山头和十大山头区别

传统上普洱茶并没有十大山头的说法。而六大山头的讲法是古则有之。攸乐、易武、倚邦、革登、莽枝、蛮砖是著名的澜沧江东岸古六大茶山,俗称江内古六大茶山,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古六大茶山”。这些茶山历史悠久,在清朝初期就名传天下。

所谓的十大山头,无外乎是今年消费者比较熟悉和喜欢,价格比较高的山头而已。其实也并没有谁来定名。所谓区别应该是产地不同而已。那么当然所产出的茶的味道也不一样。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易武茶山面积较广,因此又称易武茶区古茶树特点为: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形,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00―1600米之间,山高雾重,雨量充沛,常年日照充足。

另外土壤的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植被保持完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森林覆盖率高,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

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

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革登茶山区域的海拔最高点是山神庙为1950米,最低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最低海拔565米,悬殊的海拔差异,构成了立体型的气候奇观,其气候大致分为三等:一是低海拔温暖型,二是中海拔较温暖型,;三是高海拔偏冷型,古茶区山高谷深,冬季雾多,云雾缭绕,区域内常年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0C。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色土.土质都呈微酸性反应。土壤pH值4.5-6.5之间,所以以香型特殊而著称。

倚邦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

倚邦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今天走进倚邦,还能闻到古茶的清香,还能看到茶号遗址、大庙基台、土司府的柱脚石、“龙脊背”石板街、普洱府的茶令牌,乾隆皇帝的敕命碑,这些遗物、古迹是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倚邦的伤痛和它曾有的辉煌。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与革登茶山相联,相传是诸葛亮埋铜(莽)之地,所以取名叫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清朝茶山的鼎盛时期,莽枝茶山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现在,从茶山上的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天的碑石刻文中,还可以隐约感到当年茶山兴旺发达的景象。

曼砖古茶山,又称蛮砖,现称“曼庄”,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位于今勐腊县象明乡南部,包括今象明乡的曼庄、曼林两个村委会辖区。

“曼(蛮)砖”一词,自明末清初以来,几乎凡涉及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史籍、散记,都会提到。,曼砖茶山所产之茶品质好,而且是最早形成规模、产量较大的茶山之一,显示了其在六茶山中的重要地位。据记载,古茶园最先为当地土著人“本人”的先民开垦种植。

清朝初午后,大批石屏等外地人进入,与当地少数民族茶农共同种植发展茶叶,清乾隆时期六年已形成较大规模,达到兴盛,茶山的茶园面积达到1万余亩,茶叶年产量最高达200多吨,其茶箐多数运往易武加工成“圆茶”外销。

曼砖位居六大茶山中央,沿茶马古道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曼砖茶山古茶树古茶园在海拔565-1540米之间都有分布。境内山高谷深,河流纵横,云雾缭绕,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

现今曼砖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古茶树大都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茶树品种较杂,以云南大叶种为主,还有当地人称之为“柳叶茶”的小叶种,约占古茶园总面积的1/4。这里的古茶树大叶种茶,芽叶肥厚、大茸毛多、持嫩性强,茶叶香高持久、滋味浓重,内含物丰富,为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材料。

1、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2、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长期饮用普洱茶能使胆固醇及甘油脂减少,所以长期饮用普洱茶有治疗肥胖症的功用。饮用普洱茶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对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养胃、护胃。在适宜的浓度下,饮用平和的普洱茶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黏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4、消炎、杀菌、治痢。医药界研究及临床实验证明,云南普洱茶有抑茵作用,浓茶汁日服10次,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这与云南大叶种茶内含丰富的茶多酚直接相关。

5、抗衰老。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丰富的茶多酚帮助肌肤抵抗衰老。

6、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好了,关于普洱茶的山头什么意思和普洱茶老茶头好吗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宁香茶叶网 Copyright @ 200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2023004010号-19